科学研究

唐婉丽:青藏高原中部北拉萨地块地壳的韵律式生长过程【GSAB,2024】
2024-02-19 阅读:2461

大洋的俯冲和消亡过程通常会对活动大陆边缘的岩石圈的结构和成分进行显著的改造作用,这些过程往往伴随大量中酸性岩浆作用,它们不仅记录了洋-陆转换系统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同时反映了大陆地壳的生长和演化过程。尽管目前对大洋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岩浆成分及地壳生长过程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但是从大洋俯冲终止到大陆后碰撞过程中,地壳的生长过程究竟是怎样的,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议,亟需进一步研究。

青藏高原经历了多阶段特提斯洋的形成和演化、大陆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过程,是研究大洋岩石圈俯冲、消亡和大陆碰撞过程及对应岩石圈成分演化的理想场所。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怒江特提斯洋盆的萎缩和消亡最终导致拉萨-羌塘地块发生碰撞,伴随大量中酸性岩浆岩活动,这些岩浆作用为揭示大洋俯冲消亡至大陆后碰撞时间的地壳组成和结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求真博士后唐婉丽在黄丰副教授与许继峰教授的指导下,对北拉萨地块班戈县门当地区的一系列岩浆岩(图 1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取得如下认识:1)门当岩浆岩组合包括花岗闪长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形成时代分别为122 ~ 116 Ma97 Ma73 Ma(图 22)花岗闪长岩源自于古老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英安岩和流纹岩分别来源于新生加厚下地壳和减薄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图 33)门当岩浆岩的形成过程揭示了班公湖-怒江洋岩石圈俯冲和消亡到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后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图 44)大陆碰撞带增厚的地壳可能在后碰撞阶段发生减薄作用,大陆地壳的在碰撞阶段的净生长过程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图1 青藏高原和拉萨地块地质简图

 


图2 北拉萨地块门当地区岩浆岩形成时代



图3 北拉萨地块中生代岩浆作用以及TTi-Zr和地壳厚度变化

 


图4 白垩纪班公湖-怒江洋岩石圈从俯冲到消亡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

 

本研究揭示了从大洋俯冲至大陆碰撞过程中,地壳的加厚和生长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明显的韵律性。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青藏高原二次科考等项目资助,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GSA Bulletin》:Tang, W.-L., Huang, F.*, Xu, J.-F., Zeng, Y.-C., Liu, X.-J., 2024.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northern Lhasa Terrane: Implications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crustal growth tempos of central Tibet. GSA Bulletin, doi: 10.1130/B36986.1.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30/B36986.1